怎麼評估資訊科學學者或系所的學術成就?別的學科都在衝 SCI 論文數的同時,資訊科學家得不斷費脣舌解釋對圈內人來說,頂尖的會議和頂尖的期刊一樣重要、出書也是重要的貢獻、做出一套軟硬體工具造成的衝擊可能比論文大很多…。何建明老師發現了國科會簡訊網不同學門領域對於學術發表的態度--德國觀點系列4:資訊學一文,翻譯宏博基金會資訊學領域審查員 Franz J. Ramming 的文章,對於資訊科學界的實況有清楚的描述,適合一讀,也方便拿給別人看。結論:
- 資訊學領域對會議和期刊的評價是同等的。
- 學術會議和期刊都採取一個嚴格的「同儕審查制度」。
- 會議論文以完整篇幅刊登於會議論文集。
- 會議和期刊的排名相當困難。因此資訊學界必須聽取各審查人的評估意見。
- 如果一項會議辦得非常成功,這通常顯示主辦單位具有高度學術品質。
- 資訊學界比較注重專門學科的會議或專門期刊,幾乎沒有出版單位從事廣泛方面的出版。
- 多人同著一書或一文時,作者列名方式以其對該發表文章或書籍的貢獻程度而定。
- 基於主任身份而自動被列爲作者的現象在資訊學仍不屬慣例,但是很遺憾的是這個現象越來越常見。
- 資訊學人相當早就開始發表,通常在碩士階段就撰文投稿。
- 資訊學深受美國影響,各地區的特色並不顯著。
- 資訊學是非常多樣化的,本文所敍述的一般慣例只是粗略的概述而已。
該文談到 ACM, IEEE CS 的角色,也點出「亞洲地區和其他地區越來越明顯的現象是出版機構的國家(國內)排名。這造成遴選教授候選人時,只認定某些特定機構的出版物作爲審核的範疇。」
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「亞洲地區…與外隔絕。我們可以假設語言障礙是造成這個現象的主要原因。」「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… 的年輕學者幾乎毫無機會參加國際學術會議。資訊學是一個非常注重學術會議的領域,這麽一來,那些國家在發展資訊學領域就遭遇很大的困難。… 沒機會參加國際會議,就無法打出自己的知名度。這些年輕學者如果沒有機會受教於一位國際知名學者的話,只好參與地方性的會議或向當地期刊投稿。」對台灣來說,我不知這樣的情形有多嚴重。大家認為呢?